近年来
中国饮酒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
目前已突破5亿人
在饮酒量上,国人当仁不让
数据显示
我国每年能喝掉300亿公斤左右酒
相当于一个西湖
![](/static-img/4W9dEl7Tt3z7taNxfgfbI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耗21公斤酒
等同于1斤装的酒42瓶
几乎是两桶桶装水
其中80%都是在社交场合消耗掉的
这样的数据摆在面前
相当惊人
而这一切
都始于几千万年前的一个偶然
Ⅰ
起源
约6500万年前
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从天而降
撞击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
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
三分之二的动物消亡灭绝
就连统治地球1.6亿年的霸主恐龙
也被砸出了三界之外
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
原本在地下东躲的原始哺乳类动物
逃过一劫,艰难地存活了下来
之后迅速进化
![](/static-img/bsXBWLPZqfRipv8pqGnKXR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250万年前
灵长类动物的某支完成了关键进化
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
于是
“人类”登场了(*注1)
进入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
![](/static-img/TkhOMQv7yXDJeaiWtZJ76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人类已出场
酒呢?何时才轮到它现身?
在中国,关于酒的起源
有猿猴酿酒、杜康酿酒、仪狄作酒的说法
原始人类以采集野果为生
古猿把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、石洼中
时间久了,果实腐烂
含有糖分的野果
通过附在果皮上的酵母菌
自然发酵成含有酒精的液体
这就是原始的酒(*注2)
![](/static-img/qg6npRNSFgvt65iggN2bVxLhF0vaHWnK8fF6DJQgh4Y.png)
传说在黄帝时候
杜康把吃不完的粮食倒在树洞里
经过长时间的发酵
酿成了酒(*注3)
![](/static-img/NqzPYMQZn7tgd_E7s7RJ-RLhF0vaHWnK8fF6DJQgh4Y.png)
另一则传说则是认为
仪狄受托造酒
献给了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大禹
结果大禹喝多了
睡了一天一夜
认为酒乃祸国殃民之物
反而疏远了仪狄(*注4)
![](/static-img/Mrp7JH0oA313Rygs8-GNc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传说归传说
从科学的角度来看
地球上最早的酒
乃是大自然野果自然发酵而成
这可以看作酒的1.0版本
——自然发酵果酒
![](/static-img/aRd4RWd6ryeEIeSrKByS9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Ⅱ
进化
酒,是大自然的恩赐
这种散发着
浓郁芬芳的神奇液体
注定将深刻地融入人类的历史
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
从灵长类走来
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
![](/static-img/dXr6wXxt23OUt06KCP1kR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《美国科学院院刊》研究发现
大约1000万年前
那时人类还是猿
猿体内某个基因突变
增强了人类祖先的酒精代谢能力
使人类更容易生存下去
![](/static-img/xRstx8Q5D1NqHLd2YdfFO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人类在进化
酒,也在进化
人类最早有意识酿酒
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
因为水果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
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
人类最早学会酿造的酒
应是果酒和乳酒
公元前5000年-3000年
中国仰韶文化时期
已出现耕作农具,即出现了农业
酒也随之进化到2.0版本
——谷物酿造酒
![](/static-img/Nvs1McyzNcl3mrHrltYrQ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公元前2800-前2300年
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
发掘了不少陶罐、瓮、盂、碗、杯……等器具
以及种类繁多的酒杯
如平底杯、圈足杯、高圈足杯、高柄杯、
斜壁杯、曲腹杯、觚形杯等
这证明当时酿酒已进入盛行时期
![](/static-img/_k334pUX4txIDjK9LL1Ds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到了殷商时代
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曲酿酒
中国成为了
世界上最早以曲酿酒的国家
什么是曲?
他们又是如何得到这个伟大的发现?
古人虽然没学过生物
但是在长期的观察中
发现发芽、发霉的谷物可以变成酒
![](/static-img/5Bxnnm5bVx7usnbKKCcMZ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发霉的谷物捣碎作为培养基
霉菌就会大量繁殖
这就是
曲
发芽的谷物产生淀粉酶
会把淀粉转变为糖
把谷芽捣碎
作为培养基接种霉菌
成为了
蘖(niè)
![](/static-img/JuPBMzt_og_-CVPsvmPUi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曲和蘖
这两个酿酒的神秘物质
在周朝著作《书经·说命篇》就有记载
“若作酒醴,尔惟曲蘖”
有了曲和蘖以后
下一步就是获取
酒这种神奇的液体了
以黄酒为例
虽然种类繁多,究其细节相当复杂
但大多的工艺异曲同工一脉相承
① 浸米
酿酒第一步,将米浸泡在水中
可以促进淀粉的水解
![](/static-img/E0VQ6wTlK4OlVzLafUUS3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② 蒸饭
经过蒸煮的粮食
使淀粉受热吸水糊化
更利于发酵
![](/static-img/wr0Mw3obIeFDMuE4s6n4f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③ 摊饭
也就是冷却过程
迅速把蒸熟的粮食温度降低至
适合微生物发酵繁殖的温度
![](/static-img/YrokbyRDqY9Oozr-I2A21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④ 落缸
根据不同风格,用不同方式
投入米、麦曲,酒药等各种原料
等待酒发酵
![](/static-img/nSA9NgC5VcCaPtFr-G99X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⑤ 开耙
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
抑制酵母菌发酵
人们通过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
能有效调节发酵温度和适当供氧
![](/static-img/UsJrhYogJjv_EDujpw8zVR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⑥ 压榨
发酵成熟的酒醅通过压榨
来把酒和糟粕分离
![](/static-img/IqVgZCaouwuNWp8cz0M32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⑦ 煎酒
煎酒也就是灭菌
这一步有利于黄酒的生物稳定性
使醛类等不良成分挥发
![](/static-img/mL9AMd6eskmXcP5PxpGYd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⑧ 装坛
经煎酒的黄酒要趁热灌入陶坛
或罐中贮藏
即大功告成
![](/static-img/ErXnf1ie0lZVQHLa84NM9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秦汉以前一直是曲蘖共用
酿出的黄酒
酒体浑浊,酒精度低
因为曲的发酵能力比蘖强
秦汉以后,优胜劣汰
曲彻底取代了蘖
并在以后的历史里占据绝对主角
南北朝时期
古人制曲已达到极高的水准
北魏《齐民要术》中记载了
足足12种制曲方法
包括神曲五种、笨渠三种、白醪曲
女曲、黄衣曲、黄蒸曲各一种
至今人们酿造高粱酒仍在沿用
![](/static-img/fOYke-zz_OWV70nZr5Ico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宋朝以前,仅有酿造酒
中国主要是黄酒的天下
但人们从未停止对酒的极致追求
酒的3.0高阶版本
即将登场
这就是——蒸馏酒
![](/static-img/PiYJHrw4xaaN8DCkFtRDG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有关蒸馏酒的起源时期
现今有东汉、唐、宋、元等若干说法
最使人信服的则是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的记载
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始”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酿造蒸馏酒
与酿造黄酒不同处
在于增加了关键的蒸馏工艺
古代蒸馏酒采用俗称
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
![](/static-img/9q0WK4lYJMZYOoiK6KpRd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经过窖池发酵老熟的酒母
酒精度低
需要进一步蒸馏和冷凝
天锅分上下两层
下面装酒母,上面装冷水
在基座下烧柴火蒸煮酒母
含有酒精的气体上升,遇到冷水冷却
凝固成液体流出
这就成了蒸馏酒,俗称“烧酒”
![](/static-img/FAH2whpT1jUt9WYs7IBx8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烧酒有别于黄酒
黄酒酒精浓度难超20%vol
以口粮谷物为原料
冬季酿造,不易保存
而烧酒以非口粮的高粱为原料
以大麦制曲
一年四季可酿造,易保存
度数最高可达70%vol
![](/static-img/WBovmUP7VA3Q14PtFgXt2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明中叶以后
烧酒逐渐取代黄酒而占据主导地位
尤其在北方极受欢迎
逐渐成为中国酒最重要的主角
而在蒸馏酒蓬勃发展的同时
黄酒
葡萄酒
药酒
果酒
也得以提高
五类酒竞相发展
![](/static-img/mD9FjAFh_WMEcmE1CUobn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另外还有菊花酒
桂花酒等多种鲜花酒
中国的酒文化
由此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
![](/static-img/PAKpb1CY4wTZ832vqewB0R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Ⅲ
碰撞
自古以来
从未有一种饮料像酒一样
当酒与人碰撞时
竟能产生如此奇妙的反应
而且历经千年魅力不减
中华文明史
几乎是蘸着酒书写的
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爱酒?
酒为百礼之首
非酒无以成礼
古人以酒行礼
用于祭祀,沟通天人
《周礼》记载
周天子的祭祀对象囊括
昊天上帝、日月星辰、司中司命、风师雨师
社稷五祀五岳、山林川泽、四方百物
乃至先王先烈等
祭祀方式多种多样,唯独酒祭不变
![](/static-img/ta2jx_Lo4rdZu4iaImLK9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酒能传情达意
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
中国人开心时喝酒
不开心时饮酒消愁
独处时候自斟自饮
团聚时刻把盏言欢
宋代过年喝酒的风气
是历朝历代最浓烈的
无论贫穷或富贵
但凡过新年,必须要喝酒
“家家饮宴,笑语鼓噪”
——吴自牧《梦粱录》
![](/static-img/QtEdXiIKoTaCtlzvbd53Ex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如果没有酒
中国文化艺术将黯然失色
如果没有酒
就没有草圣张旭借酒发狂
以头发蘸墨挥毫狂草
如果没有酒
就没有王羲之的曲水流觞
借酒助兴
留下罕世瑰宝《兰亭集序》
![](/static-img/Q1Es90H98STDrCobaog6Gh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如果没有酒
“八大山人”朱耷的字画
人们将求之不得
中国人的大事
从未与酒远离
古代婚嫁须行合卺礼
《礼记·昏义》载:
“夫妇共牢而食,合卺而酳”
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交杯酒
![](/static-img/NEoPkRuhg5-0ZXimDi02uBLhF0vaHWnK8fF6DJQgh4Y.jpg)
无论婚丧嫁娶
每一个中国人
都命中注定与酒纠缠
从出生、满月、周岁到生日、寿诞
从升学、毕业、就业到结婚、高升
从春节、元宵、端午
到中秋、重阳、除夕
但逢大事,每逢佳节
必有一瓶醉人的好酒
在与人的纠缠中
酒,早已获得超越物质形态的生命力
可以说
如此让人沉醉的中国
P.S.
*注1:“纳莱迪人”曾被科学家认为是迄今最早的人属种类。
*注2:《清稗类钞.粤西偶记》载:“粤西平乐等府,山中多猿,善采百花酿酒。樵子入山,得其巢穴者,其酒多至数石。饮之,香美异常,名曰猿酒。”
*注3:东汉《说文解字》载:“杜康作秫酒。”
*注4:《战国策》载:“昔者,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,进之禹,禹饮而甘之,日:‘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。’遂疏仪狄而绝旨酒”。